Thursday, December 27, 2012

孩子变笨的三大原因

一、《孩子变笨的三大原因》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2、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3、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
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学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二、《如果你不想孩子变笨》

1、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戏、玩玩具、做手工、参加竞赛及做家务等等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他,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为孩子找一棵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动力十足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2、兴趣永远第一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这位母亲的信念与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异曲同工。一次,这位教育家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3、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最后,让我们思考国际21世纪委员会对“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Monday, December 17, 2012

與孩子溝通~五句最有魔力的話

與孩子溝通~五句最有魔力的話!*w*
也許你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那麼,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並帶給孩子快樂的魔力呢?

1、你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説明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夥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説明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稚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裡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就好像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

如果令你滿意的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霜淇淋,那我也可以吃,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

Thursday, December 6, 2012

社会变了样!


社会变了样!13岁少年吸毒贩毒、14岁少女陪酒卖淫!

隨著本月3日凌晨,柔佛永平1名17岁华裔少女与2名男子持枪闯入民宅抢劫遭民眾飞车围捕后,再传青少年犯罪事件;1名13岁巫裔少年本月4日在柔州麻坡贩毒被捕,另一名14岁华裔少女也于周三晚,在警方一项反伤风化扫荡行动中落网。

青少年涉罪案情况已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值得为人家长者关注。

新闻来自,中国报;社会变了样!





台湾一位12岁女童就因为天天吃炸鸡喝汽水致肾萎缩



台北女童吃炸鸡致肾萎缩 快餐危害到底有多大?
家长在为孩子把好食物关时 也记得为自己的健康把道关

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这些快餐消费的商家就是用吸引宝宝的玩具,售出这些油脂含量高的油炸食物。

甚至有些孩子会骗取零用钱,只会买一只炸鸡腿。这种入口美味可口的食物,配上一杯可乐碳酸饮料,哪个宝宝能Hold得住呢?

台湾一位12岁女童就因为天天吃炸鸡喝汽水致肾萎缩,需要终生洗肾了。日前,台湾一12岁女童被发现肾脏萎缩,须终生洗肾。医生追查后发现,女童在过去3年里几乎每天放学都到小吃店买炸鸡排、盐酥鸡等油炸食物,再喝一杯汽水或含糖饮料,长期高糖高油使肾不堪重负。结果因感冒引发尿毒症,医生更是发现,女童的肾脏已经坏死,须终生洗肾。

医生称,该女童可能原来就患有慢性肾病,再加上每天吃油炸食物喝含糖饮料,长期高糖高油使肾不堪重负。医生提醒大家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这些食物不宜多吃

这样的事情发生足以给家长们敲响警钟,然而,汉堡、炸鸡,碳化饮料不仅是孩子的爱食,同时也是都市上班族追捧的对象,这些油炸食品不仅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同样会伤及大人的身体,家长们在为孩子把好食物关时,也要为自己的健康把道关。

台湾电视相关新闻报道: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4520282198742&set=vb.387213847994786&type=2&theater

Wednesday, December 5, 2012

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你有养宠物吗?
你是不是太溺爱家里的宠物狗或猫,而形影不离,常常有亲密接触呢?

最近,中国湖北的一名21岁的少女因为从小就和宠物一同睡觉,结果遭虫噬骨致使瘫痪,寄生在宠物身上的虫子进入少女的身体进入骨头里,让少女患上骨包虫病,

名叫小周的少女十多年来,喜欢与猫狗相伴,甚至带着宠物睡觉。患病初期她以为自己是罹患怪病,在反复高烧、下肢瘫痪,数年内都找不到病因。一直到最近,中国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的医生,终于帮她揪出了致病的元凶,原来她的下肢竟是被虫子蛀瘫的。

医生推测她幼年已通过家里的宠物染上包虫病。而且由于多年受虫子侵蚀,21岁的她身上多处骨头已被不同程度噬空。专家提醒说,寄生虫可通过宠物感染孩子,潜伏多年后才出现症状,有孕妇或小孩的家庭一定要对宠物做足检疫预防。

以下是几项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跟宠物相处,或照顾宠物时必须留意的:

- 尽量喂熟食或成品狗粮、猫粮,别让猫狗在外捕食。

- 要清除好宠物的粪便并做无害化处理,接触到宠物粪便后要彻底洗干净手; 定期清洁、消毒环境。

- 应避免与宠物之间过度亲密的行为,如嘴对嘴喂食、接吻以及长期共眠等。

- 给动物定期免疫,刚出生的小狗小猫应在42天进行第一次免疫针的注射,56天进行第二次注射,84天进行第三次,这三次属高度免疫,随后一年一次的注射属于加强型免疫。

Monday, December 3, 2012

孩子太早接触手机电脑,沉溺平板电脑,孩子沦科技奴隶


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现在小孩几乎人手一机,小手指刷屏幕刷得不亦乐乎,但其中蕴藏著的危机,对小孩却影响深远,家长又是否知道呢?



新闻来自,东方日报:科技奴隶